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口腔医学专业学术性期刊,主编是王邦康教授,编委会由全国各大口腔医学院校各学科专家组成,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宗旨是紧密跟踪口腔医学科技发展,加强口腔专业有关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信息的报道和交流,促进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报道、病例讨论、文献综述、国内外动态等。读者主要是各级口腔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等方面人员以及研究生、大学生等。                

往期目录

首页>北京口腔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北京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首都医科大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北京口腔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673X
  • 国内刊号:11-363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北京市期刊最佳编辑质量奖(04)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2016年第03期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复牙槽嵴裂的动物实验研究

胥毅;陈仁吉;郑佳文;郭思远;穆玥;郑宗梅;苗聪聪;田振玔

关键词:牙槽嵴裂, 动物模型, 骨形态发生蛋白-2
摘要:目的:建立牙槽嵴裂实验动物模型,比较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髂骨松质骨在修复牙槽嵴裂中成骨效能的差异。方法选择7只小型猪,以人工造裂的方式建立牙槽嵴裂,将实验动物分为实验组、髂骨组及空白组,分别采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含载体)、自体髂骨松质骨、载体修复牙槽嵴裂,然后比较不同修复材料组织相容性的差异,以及不同修复材料成骨效能的差异。结果人工造裂术后3个月牙槽嵴骨缺损自行修复不明显。所有实验动物牙槽嵴裂修复术后伤口均为甲级愈合。牙槽嵴裂修复术后3个月实验组成骨效能明显优于髂骨组(P<0.001)。结论成功建立牙槽嵴裂实验动物模型。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复牙槽突裂的成骨效能大于自体松质骨,且较自体松质骨表现出更为持续的骨诱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