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由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口腔医学专业学术性期刊,主编是王邦康教授,编委会由全国各大口腔医学院校各学科专家组成,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宗旨是紧密跟踪口腔医学科技发展,加强口腔专业有关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信息的报道和交流,促进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报道、病例讨论、文献综述、国内外动态等。读者主要是各级口腔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等方面人员以及研究生、大学生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 首都医科大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北京口腔医学会
出版部门: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673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639/R
邮发代号: 82-708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60.00
杂志荣誉 北京市期刊最佳编辑质量奖(04)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北京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首都医科大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北京口腔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673X
- 国内刊号:11-363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北京市期刊最佳编辑质量奖(04)
- 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本刊是由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口腔医学专业学术性期刊,主编是王邦康教授,编委会由全国各大口腔医学院校各学科专家组成,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宗旨是紧密跟踪口腔医学科技发展,加强口腔专业有关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信息的报道和交流,促进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报道、病例讨论、文献综述、国内外动态等。读者主要是各级口腔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等方面人员以及研究生、大学生等。
1 来稿要求符合科学性、新颖性和可重复性。文字力求精练、通顺和准确,重点突出。论著、综述、讲座和教学类文章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在内一般不超过6000字;临床报道、经验交流类文章一般不超过3000字;病例报告和其他类文章不超过1500字。本刊已采用在线投稿系统,请登陆www.bjkqyx.com,点击“作者中心”,按提示操作即可完成投稿。另外,作者还可在线查询稿件处理信息。来稿如为基金资助课题或攻关课题,请注明基金项目的名称和编号。
2 文章题目应反映主题,一般不要超过20字,题目中不应有中、英文不规范缩略语以及广告性质用语。论著和综述应有与中文一致的英文题目。署名人以主要参加者为限,按在论文中的作用大小顺序排列在文题以下,如果作者不属一个单位,应在当页下方分别标示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 来稿须提交第一作者的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位、电话、传真、 E-mail地址以及通讯作者的联系电话和 E-mail地址。署名人中的进修人员应注明原工作单位,研究生亦应注明。
3 论著应有摘要和关键词。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不超过300字;英文摘要应列出所有作者的汉语拼音和第一作者的单位。关键词应尽量采用《汉语主题词表》中的关键词,一般3-8个。综述亦应有摘要,一般200字以内,不用结构式。
4 撰写文稿请正确使用规范简化汉字,日文汉字勿以中文汉字代替;医学名词以《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数字除有特殊规定者外,均使用阿拉伯数字,层次标题的序号用“1、2、3 等”表示;计量单位用国务院公布的法定计量单位。
5 参考文献以作者亲阅的公开发表的文章为限, 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序,在正文相应部位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作者必须将参考文献与原文认真核对,确保准确无误。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影响因子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发文量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
应用改良冠延长术桩核冠修复上颌磨牙冠根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上颌磨牙冠根折采用改良牙冠延长手术后,行桩核冠修复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腭尖劈裂至牙龈下3~6mm的上颌磨牙23颗,分为4mm组、5mm组和6mm组,采用改良牙冠延长术即牙根改形结合少量去骨的方法重建牙生物学宽度,术后4周进行金属桩核冠修复。修复后即刻和1年检查牙齿松动度、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和探诊深度,并测量手术牙和对侧同名牙的力值和患者满意度。结果6mm组术牙中有1例术中出现基牙Ⅰ°......
作者:袁冬;刘树军 刊期: 2016- 05
-
氧化锆和纳米金刚石比例对核树脂挠曲强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二氧化锆、纳米金刚石比例对核树脂挠曲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GMA)和二甲基丙烯酸三甘醇酯(TEGDMA)为树脂基质,钡玻璃粉(BG)为主填料,选择不同比例的微米或纳米级二氧化锆,纳米金刚石作为功能填料,采用原位聚合法生成光固化牙科核树脂,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其挠曲强度.结果含60wt%钡玻璃粉、0.2wt%纳米金刚石的树脂中,加入纳米级或微米级的二氧化锆含......
作者:罗娟;刘学恒;王新知 刊期: 2007- 05
-
复合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工程骨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修复兔下颌骨缺损.方法实验分为三组,A组:兔成骨细胞(rabbitosteoblast,ROB)和血管内皮细胞(rabbitvascularendothelialcell,RVEC)复合外消旋聚乳酸(poly-DL-lacide,PDLLA);B组:单纯成骨细胞复合PDLLA,C组:单纯PDLLA.分别修复兔下颌骨缺损,手术后4周、8周通过形态学、X线观察骨缺损......
作者:张健;胡敏;张文怡;肖红喜 刊期: 2008- 05
-
口腔生理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口腔生理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与口腔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口腔临床各个学科每天都在应用口腔生理的知识来指导临床工作,因而口腔生理的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口腔生理学的知识比较晦涩难懂,加上本科教学时数有限,如何将理论很强的生理学知识更加有效的、形象的传授给学生,如何增加口腔生理教学的实用性和教学效果,对教师而言是一大挑战.因此,我们结合近年来的口腔生理学和......
作者:张若芳;曾剑玉;周洁珉 刊期: 2013- 05
-
紫外线对印模表面消毒效果的观察
目的探讨紫外线对印模的消毒效果.方法分别制取藻酸盐和硅橡胶印模,108个/ml的菌液0.1ml均匀涂布在印模上,用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对印模进行消毒,照射强度分别为1000μW/cm2和7000μW/cm2,消毒时间分别为:1000μW/cm2为0、10、15、20、30s;7000μW/cm2为0、5、10、15、20s.根据残留的细菌数进行消毒效果的判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照射强......
作者:郑宇同 刊期: 2006- 03
-
北京地区正常(牙合)成人颞下颌关节形态特点的研究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形态正常(牙合)人群颞下颌关节的形态特点.方法:自3700人中筛选出正常(牙合)成人75例,(其中男34例,女41例,年龄17-24岁)通过严格的TMJ临床检查将之分为健康关节组和TMD患者组,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其ICP位颞下颌关节标准薛氏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正常(牙合)成人髁突位置及关节窝形态性别差异不明显,双髁突位置及关节窝形态基本对称,使用张震康法时,健康关节组1n(P/......
作者:安薇薇;纪昌蓉 刊期: 2002- 04
-
面部皮脂腺囊肿感染后的小切口治疗
笔者于2003年8月~2005年1月对38例面部皮脂腺囊肿伴感染患者采用小切口切开引流,感染控制后搔刮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冯国强;葛荣晖;刘善忠 刊期: 2007- 04
-
Notch1蛋白在小鼠下颌切牙发育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Notch1在小鼠下颌切牙牙胚发育过程中的组织学分布。方法制作ICR小鼠下颌切牙不同发育阶段的冰冻组织切片,对小鼠下颌切牙牙胚自牙胚发育起始期至钟状晚期不同发育阶段组织Notch1的分布情况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Notch1在小鼠下颌切牙发育蕾状期牙胚的口腔侧上皮中表达,而在和间充质相邻的牙胚上皮中没有表达。从帽状期至钟状期,Notch1在牙胚的中间层表达,而在内釉上皮中没有表达。钟......
作者:王学玖;毛丽莎;葛丽华;宿颖;杨晶;王立平;张春梅 刊期: 2014- 03
-
口腔颌面部肿瘤细胞迁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口腔颌面部肿瘤细胞的迁移机制与全身肿瘤细胞的迁移机制密切相关.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肿瘤的发生、增殖、存活和转移到其他组织的能力.肿瘤细胞迁移的过程是复杂和多调节性的,是由基因、信号传导通路、细胞黏附分子和胞外基质等多方面共同参与、逐级变化、互相作用而产生的协同结果.但因其过程与内容复杂多变,肿瘤细胞迁移机制尚未定论.......
作者:祝华珺;鲁大鹏 刊期: 2008- 05
-
涎腺生长发育基因调控研究进展
涎腺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许多调控机制,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手段的进步,对果蝇胚胎涎腺和小鼠颌下腺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和部分调控基因的功能已有所了解,本文就有关涎腺生长发育基因调控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周建;王学玖;张秀清;王松灵 刊期: 2008- 01
动态资讯More >
- 1 Typodont与病例讨论整合训练模式在正畸研究生教学中的运用
- 2 早期口腔癌扩大切除颈部淋巴结处理的回顾性研究
- 3 北京市中年组人群恒牙龋病抽样调查报告
- 4 四型念珠菌与抗念珠菌血清的交叉免疫反应
- 5 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牙龈炎引起的牙龈出血的疗效观察
- 6 右上颌第一磨牙五根管1例
- 7 冷光美白技术对四环素牙和增龄性外源着色牙的色度学疗效比较
- 8 锁道式可摘腭弓的制作及其在正畸临床的应用
- 9 下颌尖牙双根双根管1例
- 10 唇腭裂患者龋病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 11 中老年患者口腔念珠菌携带情况的研究
- 12 青春期男性颅底解剖标志点的位移及三种颅底重叠法的比较
- 13 小型支抗种植体
- 14 牙周续补固齿汤提取成分对4种牙周致病菌的抑菌实验
- 15 含碳酸盐氟羟磷灰石新型抛光膏的研制
- 16 心血管病患者使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心电监护拔牙的临床疗效观察
- 17 蕾状期成釉器重建体外模型的建立
- 18 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亲子间颅颌面形态的遗传度研究
- 19 根管内折断器械取出的影响因素
- 20 未治疗的安氏Ⅲ类患者颅颌面生长发育特点